发布时间:2025-11-26 14:40:02源自:http://www.xiziv.com/作者:经典文学网阅读(167)
小学学生信息的道德培养活动设计方案热选(优质16篇),学生信息道德培养活动方案(精选20篇),学生信息道德培养活动方案和活动简报,小学生信息道德培养的活动设计方案范文(通用5篇)
#小学信息道德活动方案
##一、活动主题
网络言行有规范,信息道德我践行
##二、活动背景
随着信息技术普及,小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与网络深度融合,但部分学生存在随意转发未经核实信息、使用不文明网络用语、泄露个人隐私等行为。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信息道德观念,特设计本次实践活动。
##三、活动目标
1.知识目标:了解信息道德基本准则,如尊重他人隐私、抵制虚假信息、文明使用网络语言等;
2.能力目标:能辨别常见不良网络行为,掌握“三不原则”(不信谣、不传谣、不泄密)的具体操作方法;
3.情感目标:增强网络责任意识,主动践行信息道德,争做“网络小卫士”。
##四、活动对象与时间
对象:四年级全体学生(8-9岁,已具备基础网络使用能力);
时间:2024年11月第三周综合实践课(90分钟)。
##五、活动准备
1.教师准备:收集小学生网络行为典型案例(如“班级群误传作业通知”“游戏队友辱骂事件”),制作情境动画短片;
2.学生准备:以小组为单位,观察并记录一周内遇到的“网络小困惑”(如“同学让我转发搞笑表情包但可能伤人”);
3.物资准备:彩色卡纸、便签纸、“信息道德小徽章”(奖励积极参与者)。
##六、活动流程
###(一)情境导入:网络小剧场(20分钟)
播放动画短片《小明的烦恼》:小明因轻信“学校要取消春游”的聊天记录,在班级群大量转发,导致同学家长集体询问老师;同时,他在游戏中被队友用“笨蛋”“垃圾”辱骂,不知如何应对。
提问引导:“如果你是小明,会怎么做?”鼓励学生自由发言,教师总结“网络行为也有‘红绿灯’”。
###(二)小组探究:信息道德大讨论(30分钟)
发放“网络行为自查表”,包含10个具体情境(如“收到陌生人发的‘红包链接’”“看到同学照片被PS恶搞”),小组讨论后用“√”(正确)“×”(错误)标记,并写出改进方法。
例:情境“网友问‘你家住哪里’”,学生讨论后标注“×”,改进方法:“不回答,告诉家长或老师”。
教师巡视指导,收集典型讨论结果用于后续分享。
###(三)创意实践:我的信息道德宣言(30分钟)
以“我是网络小卫士”为主题,用彩色卡纸制作“信息道德小贴士”,内容需包含至少2条具体行动(如“转发信息先问老师”“不随便晒家庭住址”)。
小组推选代表展示作品,全班投票选出“最实用小贴士”,颁发“信息道德小徽章”。
###(四)总结延伸:家校共成长(10分钟)
教师总结信息道德核心:“网络是我们的朋友,尊重与责任让友谊更长久”;布置课后任务:与家长共同填写“家庭网络公约”(如“每天上网不超过30分钟”“不在家庭群发无意义链接”),下周一分享。
##七、预期效果
通过情境体验与实践操作,学生能将信息道德准则转化为具体行动,班级网络环境明显改善;家长参与“家庭网络公约”制定,形成家校共育合力。
##八、注意事项
1.案例选择需贴近学生生活,避免涉及复杂网络事件;
2.讨论环节注意引导内向学生发言,鼓励多元观点;
3.实践作品注重创意而非美观,保护学生参与积极性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a9信息道德培养的活动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优秀精选 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案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