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11-05 04:00:02源自:http://www.xiziv.com/作者:经典文学网阅读(150)
五年级学生缩写故事优秀作文分享,草船借箭缩写作文范文5篇,草船借箭缩写,草船借箭(缩写)作文(10篇)
草船借箭缩写
**题记**
雾锁长江,智取千军。一计定乾坤,一箭破疑云。
**引言**
建安十三年,赤壁之战前夕,东吴都督周瑜与蜀国军师诸葛亮在议事厅对峙。周瑜为试探诸葛亮,以军中缺箭为由,命其十日内造十万支箭。诸葛亮胸有成竹,仅用草船借箭便化解危机,令周瑜折服。这场以智取胜的较量,不仅展现了诸葛亮的超凡谋略,更揭示了智慧与胆识的真正力量。
**本论一**
清晨,长江上雾气弥漫,江面如镜。诸葛亮轻摇羽扇,面带笑意,对周瑜道:"只需三日,便能取箭十万。"周瑜闻言,冷笑不已,暗自思忖:"三日?这简直是天方夜谭!"他命人将二十艘草船、数百名士兵送往江心,却未料诸葛亮早已布下天罗地网。江边的芦苇随风摇曳,江水拍打着船舷,仿佛在为这场较量伴奏。诸葛亮将草人绑在船上,亲自登上战船,手持羽扇,静待时机。
**本论二**
第三日,江面雾气更浓,连敌军的船队都难以分辨。诸葛亮命士兵擂鼓呐喊,惊起江心的鱼群,也引来了曹军的弓箭手。江面上,箭如雨下,草船在激流中摇晃,士兵们忙而不乱,将箭支收入竹篓。直到黄昏,江面雾气散去,诸葛亮方才下令返航。周瑜见状,目瞪口呆,心中暗自佩服诸葛亮的胆识与智慧。江边的芦苇依旧随风摇曳,仿佛在见证这场以智取胜的传奇。
**结论**
诸葛亮以草船借箭的奇谋,不仅化解了周瑜的刁难,更在赤壁之战中为联军赢得了关键的胜利。这场较量让后人明白,真正的智慧并非纸上谈兵,而是将知识与胆识相结合,以巧破力。江边的雾气虽散,但诸葛亮的智谋却如星辰般永恒闪耀,激励着后世无数人追求智慧与勇气的完美结合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草船借箭缩写小练笔范文 草船借箭缩写450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