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经典名句 > 早安说说 > 本文内容

苦儿流浪记读后感

发布时间:2025-09-06 06:00:02源自:http://www.xiziv.com/作者:经典文学网阅读(118)

苦儿流浪记读后感

题记:苦难是成长的阶梯,唯有历经风雨,方能看见彩虹。

《苦儿流浪记》是一部充满人性光辉的文学作品。当合上这本书的最后一页,我仿佛触摸到了一个关于成长与坚韧的永恒命题。故事中的主人公雷米在命运的捉弄下,从贵族少爷沦为流浪儿,却在苦难中逐渐成长为有担当的青年。这让我深刻思考:苦难究竟是人生的诅咒,还是生命的馈赠?在当代社会,我们更需要这种苦难教育,因为它能磨砺我们的意志,塑造我们的品格。

翻开书页,雷米的遭遇令人揪心。他自幼被遗弃,被迫流浪,尝尽人间冷暖。这种与生俱来的生活困境,恰似我们现实中的"寒门难出贵子"现象。但作者并未止步于苦难的渲染,而是通过雷米在流浪中学会的生存技能,揭示了苦难的教育价值。当他在街头卖艺时,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;当他在工地劳动时,明白了劳动的意义。这些经历如同磨刀石,将他的性格打磨得更加坚韧。这让我想起身边那些在逆境中成长的同龄人,他们或因家庭变故而早担责任,或因学业挫折而奋起直追,最终都展现出惊人的生命力。

故事最打动我的,是雷米在苦难中始终保持的善良本性。当他在巴黎街头遇到受伤的小狗时,毫不犹豫地将它带回家救治;当他在流浪途中遇到老妇人时,主动帮助她寻找失物。这种善心如同黑夜中的星光,照亮了他坎坷的人生道路。这让我想起《小妇人》中乔·马奇的名言:"我们不能选择命运,但可以选择面对命运的态度。"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,这种纯粹的善良显得尤为珍贵。它提醒我们,真正的成长不在于物质的积累,而在于精神的升华。

雷米的成长轨迹也让我重新审视"苦难教育"的现实意义。在当今物质充裕的年代,许多青少年缺乏吃苦耐劳的品质。他们习惯了父母的呵护,享受着优越的生活条件,却对生活的艰辛缺乏认知。而雷米的经历恰恰证明,适度的苦难体验能够培养人的责任感和独立性。就像《平凡的世界》中的孙少平,正是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砺出不屈的意志。这种教育方式,比单纯的知识传授更有价值。

当故事接近尾声,雷米终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。这个结局并非简单的"苦难终有回报",而是展现了人性的光辉。他没有因为过去的苦难而怨天尤人,也没有在获得幸福后迷失自我,而是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他人关怀的本性。这种境界,正如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》中保尔·柯察金所言:"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,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,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,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。"在当代社会,这种精神品质显得尤为可贵。

合上书本,我久久不能平静。雷米的故事不仅是一场关于成长的旅程,更是一面映照现实的镜子。它启示我们,真正的教育不应只关注分数和名次,更要培养面对困境的勇气和担当。在物质丰富的今天,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苦难的价值,让年轻一代在适度的磨砺中成长。这或许就是《苦儿流浪记》留给我们的最宝贵财富——在苦难中保持善良,在逆境中追求光明。

欢迎分享转载→ 苦儿流浪记读后感

用户评论

© 2013-2018 - 经典文学网 版权所有 鄂ICP备88888888号-1收藏本站 - 网站地图 - 关于本站 - 网站公告 - 合作申请

闽ICP备2021017268号-1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