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10-02 05:00:02源自:http://www.xiziv.com/作者:经典文学网阅读(182)
**看到孩子对求学的向往**
**题记**
书页翻动的沙沙声,是少年心事的低语。
**正文**
那年深秋,我常在巷口的旧书摊驻足。摊主是个年过半百的老者,总把泛黄的课本与小说混杂摆放。某日,一个背着褪色书包的小男孩在摊前徘徊,他的目光落在一本《平凡的世界》上,手指轻轻抚过书脊,仿佛在触摸某种神秘的召唤。那时我未曾想到,这个动作竟成为我理解“求学”二字的起点。
**初遇**
男孩的书包是父亲用旧帆布缝制的,肩带磨得发亮,却始终挺直。他蹲在书摊前,用袖口擦拭着被雨水打湿的书页,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初生的雏鸟。老者递给他一本新书,他却摇了摇头,指着那本《平凡的世界》说:“我想读这个。”那一刻,我看见他眼中有星辰在闪烁,那是对知识的渴望,也是对未来的期许。他告诉我,他每天放学后都要穿过三条街巷,只为在书摊前多待几分钟。
**波折**
然而,求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。那年冬天,男孩的书包突然空了。父亲因生意失败欠下债务,不得不将他送进工厂做工。我曾见过他站在车间门口,冻红的双手紧握着工具,眼神却始终飘向窗外的书摊。他偷偷把工钱藏在衣兜里,用破旧的笔记本抄写书中的句子,字迹歪斜却倔强。直到某个深夜,我撞见他蜷缩在锅炉房角落,用打火机照亮书页,嘴里喃喃:“我要考上大学,让爸妈不用再受苦。”
**顿悟**
那一刻,我忽然明白“求学”二字的重量。男孩的书包不再只是装书的容器,而成了承载梦想的摇篮。他用稚嫩的双手编织着知识的网,将希望缝进每一道褶皱。我曾以为他只是个贪玩的孩子,却不知他早已在命运的缝隙中,默默丈量着通往未来的路。他的眼神里,有对现实的挣扎,更有对理想的执着,那是求学之光在黑暗中燃起的微芒。
**余韵**
如今,男孩已成为大学校园里的少年。他依旧背着那个褪色书包,只是肩带已换成皮革,内袋装满了笔记本和书籍。他常在图书馆的窗前驻足,望着远处的操场,嘴角浮现出笑意。他说:“以前觉得书包是负担,现在才发现它是翅膀。”这句话让我想起那个深秋的午后,想起他颤抖的手指和坚定的眼神。求学的向往,原是生命最本真的渴望,它不因风雨而熄灭,反而在磨砺中愈发明亮。
**点睛**
孩子的书包里装着的,不仅是课本,更是对世界的疑问与答案。他们用脚步丈量求学的路,用汗水浇灌理想的花。当我们凝视那些背着书包的身影,看到的不仅是沉重的负担,更是希望的曙光。求学的向往,是少年心中永不熄灭的火种,它照亮前行的路,也温暖着整个时代的星空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看到孩子对求学的向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