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09-22 19:20:02源自:http://www.xiziv.com/作者:经典文学网阅读(184)
**剧本《闰土进城》**
第一段:场景
暮色中的小城,青石板路泛着潮湿的光,远处传来火车汽笛的轰鸣。空气中飘着槐花的甜香,混杂着街边小贩的吆喝声,仿佛在诉说时代的变迁。巷口的石雕斑驳脱落,却仍保持着古旧的轮廓,像一位沉默的守望者。闰土站在城门口,望着高耸入云的玻璃幕墙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布满老茧的掌心。他的目光落在街边流浪猫的黑影上,忽然想起故乡海边的沙地,那片被海风吹得发白的盐粒,此刻却在眼前化作一片陌生的迷雾。
第二段:初遇
闰土第一次踏入城市,是跟着父亲的渔船来到码头。他记得那天清晨,天边泛起鱼肚白,海风裹挟着咸腥的气息扑面而来。父亲将他推上渡轮,叮嘱他“城里有活路,别怕”。渡轮驶离时,他看见海面泛起粼粼波光,像极了儿时在故乡见过的银鳞鱼。然而,当双脚踏上水泥地的那一刻,他感到一阵晕眩。城市的喧嚣如潮水般涌来,广告牌上的霓虹灯闪烁不定,映照着他粗粝的面容。他握紧了口袋里仅有的几枚铜板,仿佛那是通往新生活的通行证。
第三段:波折
闰土在城里的第一份工作是搬运工,每天天未亮便扛着沉重的货物穿梭于巷弄之间。他很快发现,城市的规则远比海上的风浪更难驾驭。老板压低工资,工友嘲笑他的“乡下口音”,而他那双被盐水泡得发白的手,却在搬运钢筋时被磨出血痕。一次暴雨中,他因淋湿而高烧,工友却冷漠地丢给他一条破毛巾。他蜷缩在角落,望着窗外的雨幕,忽然想起故乡的闰土,那个在雪地里奔跑的孩子,如今却在城市的阴雨中颤抖。他的喉咙发紧,仿佛有无数话语哽在心头,却不知从何说起。
第四段:顿悟
某天傍晚,闰土在巷口捡到一只断线的风筝。他蹲下身,看见风筝骨架上刻着“闰土”二字,心中泛起一阵酸楚。他想起小时候与阿发在沙滩上奔跑,放飞的风筝总被海风吹得高高飘起。而此刻,这只风筝却在泥泞中挣扎,像极了他在这座城市里的处境。他忽然明白,自己并非无法适应,而是被命运的绳索束缚得太久。他开始主动学习,向工友请教机械操作,夜晚在路灯下练习普通话。当他第一次用流利的口音与客户交谈时,眼角的皱纹里泛起微光,仿佛看到了故乡的星光。
第五段:余韵
多年后,闰土在城市的高楼里开设了自己的小作坊。他仍保留着旧时的习惯,每天清晨用海盐搓洗双手,仿佛这样能驱散城市的浮躁。他的工坊里堆满了木制玩具,每一件都刻着“闰土”二字,像极了他童年时的风筝。有天,一个孩子跑来问他:“叔叔,你为什么总带着海边的味道?”闰土望着窗外的霓虹,轻声说:“因为城市的灯火再亮,也照不亮心里的那片海。”他将一只木制风筝递给孩子,看着它在风中翱翔,忽然觉得,自己终于在钢筋水泥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空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剧本《闰土进城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