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25-10-03 02:00:02源自:http://www.xiziv.com/作者:经典文学网阅读(134)
**心理团体活动总结**
阳光透过教室的玻璃窗洒在桌面上,斑驳的光影映照着同学们略显紧张的神情。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粉笔灰味道,偶尔传来翻动笔记本的沙沙声。活动即将开始,大家围坐在教室中央,目光齐齐投向讲台上的心理老师。她微笑着环视全场,轻声说道:“今天我们来进行一次特别的团体活动,希望你们能敞开心扉,感受彼此的温度。”此刻,教室里仿佛被按下暂停键,每个人都在默默期待,仿佛这场活动将揭开内心深处的某个秘密。
活动的序幕在一声清脆的铃声中拉开。老师将我们分成五组,每组六人,要求通过“信任盲行”游戏建立团队默契。我被分配到第三组,组员中有性格内向的李明、爱开玩笑的张婷、沉默寡言的王浩,还有几个平日关系疏远的同学。游戏规则简单却充满挑战:一人蒙眼,其余人用语言引导其穿越障碍物。起初,我们只是机械地重复“向左走”“向右转”,仿佛在完成一项任务,而非真正沟通。李明在盲行时几次撞到桌角,张婷急得直跺脚,王浩却始终沉默,仿佛置身事外。直到老师提醒我们:“语言不仅是指令,更是情感的传递。”我们才意识到,这场活动不仅是身体的挑战,更是心灵的考验。
然而,真正的波折出现在“情绪拼图”环节。每个人需用一张纸写下自己的情绪,然后将纸条放入盒子,由组长随机抽取并解读。当王浩抽到一张写着“孤独”的纸条时,他突然红了眼眶,声音颤抖:“我……我其实很害怕被理解。”这句话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湖面,打破了我们之前的默契。张婷试图安慰他,却说:“你是不是总觉得自己不被重视?”李明则沉默地握紧拳头,仿佛在压抑某种情绪。就在这时,老师轻声说:“每个人的情绪都是独特的,但正是这些差异让我们更接近真实。”我们开始意识到,心理团体活动不仅是游戏,更是一面镜子,照出我们内心深处的脆弱与渴望。
转折发生在最后的“心灵对话”环节。老师让我们围成一圈,每人轮流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感悟。李明率先开口,声音轻柔却坚定:“原来我们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伤痛,但只要愿意表达,就能找到共鸣。”张婷接着说:“信任不是天生的,而是用一次次尝试去建立的。”王浩终于抬起头,眼眶泛红:“我学会了,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被理解,而是要勇敢地表达自己。”这些话语像涓涓细流,缓缓汇入每个人的心田。我们开始主动倾听,不再急于评判,而是用眼神、语气和肢体动作传递支持。那一刻,教室里不再有隔阂,只有彼此真诚的交流。
活动结束时,夕阳的余晖洒满教室,仿佛为我们的成长镀上一层金边。老师总结道:“心理团体活动的意义,不在于完成任务,而在于打破心墙。”我们相视一笑,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说的温暖。这场活动让我们明白,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需要被看见,被倾听,被珍视。它像一盏灯,照亮了我们内心深处的角落,也让我们学会了如何用更柔软的方式去靠近彼此。或许,真正的成长,始于一次真诚的对话,而心理团体活动,正是打开这扇门的钥匙。
欢迎分享转载→ 心理团体活动总结
下一篇:老师真伟大 老师真伟大